烧伤科属于比较特殊一类的科室,手术的过程是带菌操作,控制细菌方面具有很高的要求,还有烧伤除了皮肤损伤、裸露受创部位极易受到交叉感染外,心肺系统也时常受到创伤。
因此,烧伤科大楼设计从科室布局、手术室、装饰设计、病房空间等方面要求都非常严格,并且具有一定特殊性。很多老医院的烧伤大楼由于建设时间早,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的使用需求,比如下面我们要讨论的建成于1989年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大楼,2014~2016 年对这栋老楼进行全面。
由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医疗建筑设计观念与现在有很大差别,客观上导致烧伤大楼的会面临很度。
大楼在正中心仅设置了1 台电梯,污物从东北角的垃圾通道处运到楼下垃圾收集处,不仅浪费人力,又使通道内部极易受到污染,于是此次将原垃圾通道成污物电梯。
大楼每层的面积为800㎡,布局呈六边形,并且一层在东、西、南三面均收进了2m,形成骑楼,将一部分空间作为门厅及公共通道使用。
为节约面积,各病区的行政用房如值班室、主任办公室、会议室以及ICU 全部设在一层,楼上每层单独作为一个病区。
烧伤实验室被限定设置在烧伤大楼内,这给设计工作带来极大困难。经多方探讨,最终将实验室拆分成两部分,一部分设置在七层加层里,另一部分则设置在六层西面。但烧伤实验室设在烧伤大楼,导致手术室面积被压缩,故不如此做。
因手术室对通风的特殊性要求和对竖向交通压力最小的需求,将其设置在顶层,即第六层,为了方便与ICU 的联系,将ICU 设置在五层,三层、四层则设为两个隔离病区。
有研究表明,将烧伤病房简化隔离、留取陪护,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,给患者心理带来慰藉,利于患者对的适应。因此,此次决定将二层病房成有家属陪护的轻度烧伤病房,详见图1,这样的设置也了人流量的需求,最大程度缓解了竖向交通压力。
烧伤手术按创面污( 感) 染程度不同,可分清洁手术和污( 感) 染手术,安排手术的顺序是先行清洁手术,再行污染手术,因此手术室数量必须满足特殊周转要求,最终定为4 间。
手术室需要配套的医疗用房,其布局做到医患分流和洁污分流,并且各个流线都要符合从清洁区到污染区的流程,院感要求。
由于预算,此次无法砌筑新的化粪池,导致卫生间不能变动,且实验室和手术室共用一层。考虑到污物电梯在东北角,因此,手术室必须设置在东侧,而西侧则作为实验室,原卫生间所在的北侧设置为衣帽间。无法将二层陪护病房的阳台成卫生间,给患者住院期间带来不便。
污物通道围绕外窗设置,有利于通风,并且连接清洗打包室和污物电梯。手术室和实验室都可以利用该条通道将污物运至楼下。在条件颇多的情况下通过巧妙设计做到真正的医患分流、洁污分流。
由于烧伤手术过程是带菌操作,单纯的净化空调系统很难控制细菌,所以应定期通风,结合空气消毒来菌落数符合院感要求。因此,医院决定在手术室设置普通的水冷空调机组。
手术室的装饰按照净化手术室相关标准进行建设。根据洁净度要求的不同,北侧衣帽间采用铝塑板墙面、铝扣板吊顶。手术室的洁净走廊、休息区、污物走廊、清洗打包区等医疗辅助用房采用玻镁彩钢板墙面和吊顶,在洁净度的同时,可有效节约空间。
每间手术室入口采用1.5m 宽的脚踏式电动门,医护人员刷手后用脚踩开入手术室,确保手部卫生。
蓝色主色调+波打线 间手术室和其他区域采用不同色调,通过色彩上的变化营造出高端的氛围。地面PVC 采用蓝色为主色调,又利用波打线进行过渡,营造出大气的氛围。
ICU 的布局遵从 “污染区—半污染区—清洁区”的流程。烧伤科ICU 分为4 、2 和隔离单间,共13 张病床,这样的做法有利于将不同烧伤类型的患者隔离,避免交叉感染。
ICU 吊顶采用铝扣板,墙面处置室、治疗室、换药室的吊顶采用瓷砖。色彩上,墙面选用象牙白,地面选用蓝色为主色调,为波打线,使整个室内色彩明亮又柔和。
站的墙面设置大面积的固定窗,不仅方便医护人员随时病房内部,还便于自然采光,改善医护人员的心情。
ICU 病床为电动床,每张病床配备1 台单臂吊塔,每张床的上方设置了摄像头,与站的监护系统相连。
烧伤除了皮肤损伤、裸露受创部位极易受到交叉感染外,心肺系统也时常受到创伤。因此,在设计时,必须要考虑到病房的封闭性和换气效果,选择易清洗的装饰材料,室内洁净度。
二层作为陪护病房,布局同普通病房一致。考虑到病房人文,外走廊被成阳台,同时将一间病房成局部浸泡治疗室,专供二层患者使用。
病区除病房外均采用硅钙板刮瓷吊顶和刮瓷墙面,PVC 地面。换药室、治疗室等带水源的房间采用铝扣板吊顶、瓷砖墙面。
病房南北两面设置推拉窗,采光和站的监护,并且设置了设备带、储物柜和电视等设施,为医患提供更多便利。
烧伤大楼的工程,从布局、色彩到材料应用都进行了重新设计,ICU、手术室、病房等重点科室更是从人性化角度出发,全部重建,从而在流程和装饰上满足了院感和医疗要求,呈现出现代化的烧伤科室。
推荐:
网友评论 ()条 查看